專利簡介: 本項目是針對我國目前施藥落后、農藥使用量大、有效利用率低、現代施藥裝備缺乏等關鍵問題,圍繞旱地作物等主要農產品對現代施藥機械產品的迫切需求,跟蹤當前國際施藥技術與裝備發展的最新技術。
通過高效低污染安全施藥技術、現代施藥裝備及多功能動力裝置、施藥作業過程自動控制技術等核心技術的研究,創制適合于旱地作物病蟲害防治的現代施藥裝備,實現施藥的精量化、機械化、自動化和安全化。
主要性能指標:
1.霧滴直徑在10-100μm無級變化; 霧滴在2-3級風下的飄移距離小于2-3m,煙霧在2-3級風下的飄移距離小于3-4m;
2.可比現有手動噴霧器節約1/3以上農藥;
3. 根據作物密度及病蟲害危害植物部位的變化,自動控制噴霧量、噴煙量及霧滴直徑的大小,盡量使霧滴少滴落地面,提高防治效果;農藥有效利用率大于35%;
4.3WD-24(幅寬24m)型植保機械工效為3000畝/臺.8小時, 3WD-12(幅寬12m)型植保機械、工效為1500畝/臺.8小時。
5.植保機械籬架隨作物高度的變化范圍3-125px;
6.改造四輪拖拉機的離地間隙在35-2250px可調,并配套3WD-12型及3WD-24型植保機械;
7.四輪拖拉機機組工作時傷苗率 <2-3%;
8.配套動力27KW,液箱容積600升,噴液量30-100L/hm2。
投資規模及效益分析:
3WD-12型工效為1500畝/臺.8小時,市場售價約40000元/臺;3WD-4型工效為200畝/臺.2人,市場售價約1500元/臺。該機具主要適應農機專業戶及出口,按農機專業戶10%購買預測,高效施藥植保機械國內需求量達20萬臺,按每臺植保機械4萬元計算,企業產值估計可達80億元,利稅(20%)估計達16億元。該項目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
合作方式: 專利轉讓或技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