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棚室栽培葡萄、油桃品種篩選與高效栽培技術
項目簡介:該成果由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2004kj138zd)、安徽省科技廳重點項目(05023114)、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2006KJ178B)資助,2008年7月通過省級成果鑒定。本項目篩選出極早熟、自然休眠期短、需冷量低、易于人工打破休眠、適合南方棚室栽培的油桃品種3個、葡萄品種3個,篩選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不裂果,早果,豐產,抗病性較強適宜避雨栽培無核葡萄品種4個。研究了設施栽培中的溫室栽培密度與產量、產值的關系,探明調控自然休眠進程的操作技術,實現設施果樹超早期促成栽培。綜合避雨設施條件下葡萄生長發育規律,完成適宜高溫多雨地區葡萄栽培的技術集成。
技術特點及指標:
與國內外同類技術相比,探討環境因子與外源技術措施對果樹呼吸代謝及休眠的影響效果,為國內首次系統地研究落葉果樹呼吸代謝與自然休眠的關系。自然休眠進程調控的外源操作技術的確定,率先為我省棚室栽培油桃和葡萄等落葉果樹獲得超早期促成栽培成功提供技術支持。
首次在安徽省內開展葡萄和桃設施棚栽果樹引進和篩選工作,為省內設施棚栽果樹品種選擇提供技術支持。
率先在國內提出深溝、"Y"型低架面、"T"字型平頂小棚架設改良型施栽培模式,以及葡萄生長環境調控與安全性相結合的技術研究。
果樹設施栽培能擴大品種適宜生產區域、減少果面污染、延長新鮮果實的供應期、調節淡旺季鮮果市場。既提高了栽培者的收入,也滿足了消費者需求。對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農業"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投資規模及效益分析:
果樹設施栽培為高密度栽植,單位面積栽植株率比露地提高;果實淡季上市,市場售價高,經濟效益好,一般設施栽培果樹的產值是露地的5~10倍。
油桃日光溫室栽培產值比露地栽培提高8倍。葡萄大棚栽培產值是露地栽培的5倍。改良型葡萄避雨設施較較一般栽培年增收益2600元以上。早熟甜油桃、葡萄等果樹設施栽培,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