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27]一種動態風能發電裝置
交易價格:
面議
所屬行業:
風能
類型:
實用新型專利
技術成熟度:
已有樣品
專利所屬地:中國
專利號:2014204678936
交易方式:
完全轉讓
技術入股
聯系人:
孟慶廣
進入空間
所在地:
遼寧大連市
- 服務承諾
- 產權明晰
-
資料保密
對所交付的所有資料進行保密
- 如實描述
技術詳細介紹
“動態風能”造福子孫后代我是一個發明人,發明了《一種動態風能發電裝置》專利號:201420467893.6.這個技術填補這個項目的空白,為人類增加了一個能源品種。稱之為“動態風能 ”。 因我個人的能力有限,希望領導和朋友能給予關懷和幫助。使之早日開發推廣,造福子孫后代。普及后將為人類的生存環境改善作出巨大貢獻。動態風能 這里是指由運動物體所撞擊靜止的空氣所產生的能量。動態風能的開發 是指由于人類活動,所使用的交通器運行中與靜止空氣沖擊產生的阻力能量的開發。本專利是將行駛中交通器的風阻看作是一種能量,稱其為“動態風能”。如果說在現代的交通器中,時速超過“臺風”、“強臺風”的速度非常普遍,人們不一定理解??墒侨藗儗Α芭_風”、“強臺風”、“龍卷風”的危害都十分清楚,如果我說這個能量的風在現代的交通器運行當中普遍存在的話,你不一定會完全認同。這一點在國際通用的《蒲福風力等級表》中可以找到對應的答案;看表中的“對應風能”列,這是根據風能計算公式加上的。下面我就當今世界普遍應用的《蒲福風力表》中的9~17(時速88公里~220 公里)風級認定及描述簡單介紹一下:在《蒲福風力表》風速由幾十米每秒到幾百米每秒;時速也由幾十公里到幾百公里,它們m2有幾十、幾百、幾千kw的能量,這一點根據風能計算公式計算得出。這個能量是實實在在存在的,這是'自然規律,如果人們不去對它進行開發和利用,是白白浪費的,交通器同樣要消耗能源來克服的。自然規律,如果人們不去對它進行開發和利用,是白白浪費的,交通器同樣要消耗能源來克服的。如果我們把表中的這些數據與交通器聯系起來,不難看出,這些破壞力極大能量級的風,在日常生活的交通器當中非常普遍。在這個速度范圍內有多少種交通器?這些交通器與前進方向的夾角大于45度的風阻面積有多大?試問,這個風阻面積有小于0.5 m2有幾種,幾乎都是大于或接近1m,用于克服這些阻力消耗的能源是驚人的。如果我們把這些“風阻”的一半進行回收,變“阻力”為“動力”或“推力”。讓“頂風”變成“順風”或’側風”。這將會回收多少能量?將會減少多少污染物質的排放?開發多少新能源? 把這些交通器所產生的“颶風”、“龍卷風”及更大量級的風進行開發利用,這將是發明史上的一個創舉,是交通器工業的一場革命。從單一的交通器“減阻設計”到“減阻回收”的飛躍。在上表中對13級以上的“風”沒起名稱,也沒作文字描述。時速280公里的機車,每秒是77.8m;時速350公里的機車是97.2m/s;時速1000 km的機械動力飛機,每秒是277.8m。這些交通器所產生的“風阻”也應該有幾百公斤吧實踐證明,如果人們用現代的風能開發技術去開發這種能量是完全可行的,用風輪葉片的面積去置換交通器的風阻面積,來實現交通器在減阻的同時進行開發。本實用新型發電裝置葉片的受阻面積小于或等于原來交通器的受阻面積。不對交通器產生二次風阻。風力發電機的葉片在這種特定的動態環境下作功,具有等量能量的二次作功特性,葉片必須是有一個運動體支撐它運動,它才能完成作功過程,而這個支撐體一定是一個具有相當風阻面積的交通器,葉片的二次作功正好滿足了這個支撐它作功的交通器減阻需要。以往的斜面葉片在流體運動作功中,對于作功后的流體所產生的負作用力,人們對它是忽略不計的,是白白浪費掉了風力發電用完的風。而本實用新型,風撞擊葉片作完一次功后,用等量的一次功能量進行二次功,即作功后產生的“負功”也作有用功。撞擊葉片作功后變了向的風,只是方向改變了,其作能量幾乎沒變,交通器在高速狀態下行駛,經葉片變向后的風,因為葉片具有一定的寬度,使折射后的風具有相當的厚度,對交通器側面的空氣摩擦力的減小也具有很好的幫助。這一點根據“力的合成和分解公式”可以計算得出。大量試驗表明:“在流體力學領域里,運動中的葉片在空氣動力作用下所作的功,沒有負功”?!皠討B風能”技術所回收的能量=(葉片的截面積×風壓﹢二次作功能量) “動態風能”技術所回收空氣阻力的比率=(葉片面積×風壓+二次作功能量)/該交通器與前進方向的夾角大于45°的風阻面積。(葉片的安裝位置必須是在二次風阻等于0的前提下 )需要強調的是:根據力的“三要素”中作用點的要求是嚴格的,選擇的位置必須是在不對交通器產生二次風阻的前提下實施地。恰到好處(不能漏網)這套裝置的工作原理同現在的風能開發區原理相同,只是安裝的位置和工作的場合不同。把風能的開發技術由“定點”拓展到“動點”。
一、這套裝置的適用范圍,它適用于消耗能量克服阻力的交通器上:它不挑“食”,無論是燃油的、燃氣的、電動的、混合動力的、只要有能夠產生風阻的它都適用,它是未來混合動力及電動力交通器最理想的能源;
二、葉片工作面積規格,取決于交通器與前進方向夾角大于45度的表面積;三、葉片是“凹”面,它對交通器不會產生“二次風阻”(吹到葉片上“風”作功后,不會直接吹到車體上);;
四、二次作功,在固定場合,流體做完功后的“負功”是忽略不計的,這里有與“有用功”幾乎相等的“負功”, 而在這種“動態”場合下,這種“負功”對交通器的減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是在其他任何時候所沒有的作功現象;一個人干了兩個人的活。
五、工作葉片的“角度”和“弧度”、“尺寸”一定是根據交通器不同型號交通器的特點需要設計的;
六、自產自銷,每個交通器所產生的能量會直接用在本器上,沒有運輸費用;
七、成本,沒有其它能源所需用的儲存費、管理費、原料費、輸送費等;
八、不受季節限制,沒有場地; 九、具有定點風能開發的其他特點;
十、適用于所有用機械產生動力的交通器;包括汽車、機車、輪船、飛機
十一、可使交通器節能10~20%以上,或者更高, 十二、這套技術應用,不是對現有交通器的改造,而是制造過程中的開發應用;
十三、可直接用于發動機的動力系統,也可經過能量轉換如發電等其它多種形式運用。 關于《動態風能發電裝置》的工作原理的具體說明、視頻資料請在網上搜索“動態風能”,由于當時制作視頻時條件相當艱苦,準備倉促,條件簡陋,理論上解釋不是很理想、到位,在此向大家道歉。在視頻中想和大家說明的工作原理,基本上還是闡述清楚了。朋友:如果你能把《薄福風力等級表》所列的不同風速與交通器的時速和風的勢能計算公式這三者聯系起來,對于這個發明就不難理解了例如:時速80公里的交通器每平方米有9.44千瓦的能量,高速機車時速350公里,每平方米有597千瓦有能量可供回收。如果我們把全國每天時速超過100公里的交通器按(包括機車、飛機都折合成百公里耗油10升汽如果我們把全國每天時速超過100公里的交通器按(包括機車、飛機都折合成百公里耗油10升汽車)2億輛計算,實際當中遠不止這些,它們每天行駛8小時,每小時節油1.5升,每年365天,燃油比重0.85,那么每年可節油74460萬噸;如果每噸燃油按6000計算,每年可節約資金44760億元。這相當幾個“三峽”?幾個“大慶”?“三峽”的運行費用是多少?“大慶”的運行費用又是多少?而“動態風能”的費用幾乎是零。這等于是白撿來的能源。每年將減少幾億噸污染物的排放。在這里,我呼吁專家和權威部門盡早組織立項開發,造福子孫后代。 發明人:孟慶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