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天長市科技局 發布日期:2024-10-21 瀏覽人數:1025
2023年,天長市入選第二批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試點以來,緊緊圍繞滁州市打造“長三角人才創新創業示范區”等目標,全力推進創新平臺建設,17項建設指標中已有3項提前完成,其他指標序時推進。 一、用好“關鍵一招”,搶占科創“制高點” 堅持把創建國家創新型縣(市)作為引領天長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組建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雙掛帥的科技創新委員會,建立起市鎮聯動、部門協同工作機制。緊扣國家級創新型縣(市)建設目標,立足天長產業基礎和研發優勢,制定建設國家級創新型縣(市)三年行動方案,明確創新培育六項重點任務,每季度通過常委碰頭會調度招才引智、科技創新等創建工作,把成績曬出來、把問題擺出來,推動板塊之間你追我趕、奮勇爭先。 二、實施“栽樹工程”,培育科創“參天樹” 突出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通過“創業孵化”培育一批、“雙招雙引”引進一批、“千企升級”提升一批,加速推進高新企業“規?;焙?span id="asmogy6" class="">規上企業“高新化”,聚力培育科創企業森林。目前,已培育戰新企業16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0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17家,均居全省前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7家,位居全省第一;天康集團獲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英發睿能成為滁州首家獨角獸企業,??松萍极@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三、強化“雙招雙引”,匯聚科創“主引擎” 聚焦滁州八大產業鏈,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成功引進中科大宋衛國教授團隊創業成立?,斕貦C器人,引入南信大毛鵬教授創業團隊成立長信科威,沈陽工業大學李來時教授團隊創業成立電儀股份,南信大鮑巖松教授團隊成立巖悅智能科技。順利引進南郵大岳東院士及德國皮特·薩赫遜院士,分別與天康集團、普力斯特合作申報省院士工作站。近年來,天長先后引進院士21名、國家級領軍人才29名、博士及以上高層次人才350名,建成3家院士工作站,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四、加大“投入力度”,筑牢科創“硬支撐” 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去年財政科技支出達3.87億元,占全部財政支出的5%,增長39.8%。出臺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十條政策,修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每年為300余家科技型企業兌現各級科技創新獎補政策資金5000萬元,兌現稅費減免政策超2億元。投資1億元建成人才大廈,讓高層次人才“下樓就上班、安居又樂業”。舉辦安徽“雙創匯”走進上海暨天長市第32屆人才科技節等活動,天長城發集團投資1.5億元在上海松江建設了天長—長三角(上海)科創飛地中心,不斷提升區域創新活力。 五、開展“揭榜掛帥”,強化科創“產學研” 拓展“企業出題、政府立題、高校解題、市場閱題”產學研深度融合路徑,建成南京大學天長新材料與能源技術研發中心,推進中南大學天長合金材料研究院建設,“一產業鏈一研究院一高層次人才團隊”發展模式基本形成。推進汊澗鎮與江南大學食品學院、銅城鎮與滁州學院化工學院、大通鎮與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合作,打造“一鎮一院”科研平臺。成立南信大天長研究院,與蘭州大學淮安研究院合作成立蘭州大學天長科創中心,成功引進江蘇省國家級孵化器啟扉科技。目前,已建成1家國家級、3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家省級產業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