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安徽合肥市 入職年份: 資料待完善 學歷: 資料待完善 畢業院校: 資料待完善
從事領域 資源利用與開發
擅長能力 農業地質,水土保持
周俊,男,教授,碩士生導師。
1957年7月出生,1982年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地質系(地球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地質專業,1984年9月至1986年3月在中國地質大學進修古生物學與地史學(研究生課程)。在山東建材學院任教期間,曾任山東省及淄博市科普作協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等職?,F為安徽農業大學教授,安徽省地質學會常務理事,安徽省水土保持學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地學、農業地質與土壤環境、環境地質、土壤地球化學、水土保持、寶玉石學等學科的教學與科研,以及農業地質資源開發利用、地球表層、天地生相關性等方面的多學科綜合研究工作,發表有關科研論文80余篇,科技文章和科學作品130余篇。創立了“生命地球同源學說”,提出了“地球表層”、“農業地質資源”等新概念及相關理論,對農業地質、土壤地球化學、多元素礦物肥料的開發利用、地球表層及環境演變等做過一定的研究。從2006年以來,先后參與了安徽省亳州市、淮南市、銅陵市以及青陽縣等地測土配方施肥指導工作和其他農技服務工作。
主要研究領域:
(1).農業地質與土壤環境 ,
(2).土壤地球化學 ,
(3).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 ,
(4).生命起源與進化 ,
(5).農業地質資源開發利用(含多元素礦物肥開發利用)。
主要科研項目:
(1).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安徽江淮分水嶺地區旱地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機理研究(主持人),項目批準號:2000jl049,2001.1-2002.12。
(2).合肥近效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及對農作物的影響,安徽省教育廳,排名2,2005年。
(3).淮南市潘集區土壤養分研究(測土配方),項目來源:淮南市潘集區農技推廣中心,橫向項目,主持,2008。
(4).安徽省富硒資源區劃與評價(包括:安徽省重點地區富硒資源調查研究、富硒區作物種植適宜性與生物有效性研究),項目來源:安徽省國土廳(200815),與安徽省地質調查院合作研究,主持,2008-2010年,
(5).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專項課題(含:淮南市潘集區、田家庵區、銅陵縣、青陽縣等),橫向項目,主持,2009-2011.